返回

朕这一生,如履薄冰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66章 文明的差异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是提倡并尊重的。

    说白了,就是只要你替鲁国,将鲁国流落在其他国家、并沦为奴隶的子民赎回来,鲁国政府就会报销你赎人的费用,再另外给你一笔劳务报酬。

    相传,早在春秋之时,儒圣孔丘就曾因为一件类似的事,而对自己的一位杰出弟子大发雷霆。这个故事更是时隔千百年后,成为了华夏文明‘有功就该赏,而且必须得赏,人家赏了你就必须得拿’的坚实理论依据。

    但这里的尊重、提倡,仅仅停留在精神层面,以及伪现实层面。

    要么打肿脸充胖子,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夸赞中迷失自我,平白损失好大一笔钱。

    于是,功高盖主,封无可封,鸟尽弓藏,兔死狗烹。

    反观那些因为没有得到恰当的赏赐,而丧失了理想信念,丧失了积极性的人,史书很少会以‘某人’这样的数量词描述;而是会以‘某某皇帝年间’这样的时间范围,来涵盖整个时代的绝大部分人。

    工匠超预期完成了自己的工作,可以奖励财物、资产,乃至于非皇族所能拥有的最高爵位:彻侯之爵!(西汉第一任少府梧侯阳城延,因建造长安城有功获封为侯)

    ——要么顶着大家‘自私自利的小人’的唾骂灰溜溜拿赏钱;

    除了得到口头夸赞、精神崇拜之外,你再也无法获得其他任何实质性的利益。

    你要是也能做个那样的大英雄,也能拥有车子房子,票子妹子,还得到十里八乡爱戴、传颂,俺们也就放心了……

    这,便是华夏文明史上,第一个有明确记载,且寓意‘有功必须赏’的故事。

    封是情分,不封才是本分!但在中原,统治者想的却是:这么大功劳,不封赏肯定不行,否则底下的人会丧失积极性;可这功也太大了,把朕赔进去也赏不起啊……

    哪怕只有小部分,乃至极少数人,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,也依旧会让大多数人丧失动力。

    反观那所谓的‘功高盖主’?和绝世名将百年难出一人一样:有资格‘功高盖主’的人,更是纵观青史都凑不出十指之数。

    对于封建帝王而言,上下五千年,出十几二十个刺头,平均几百年才出一个?啧啧;

    真是让朕好生‘为难’呐……

    (本章完)


第366章 文明的差异(3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